翠辇不来金殿闭,宫莺衔出上阳花。
天津桥望春。唐代。雍陶。 津桥春水浸红霞,烟柳风丝拂岸斜。翠辇不来金殿闭,宫莺衔出上阳花。
天津桥下春水浸润着红霞,如烟细柳微风中拂岸倾斜。
车辇不再来金殿久已关闭,莺儿飞出衔着上阳宫中花。
天津桥:即洛桥,简称津桥,是洛水上的一座浮桥,在今河南洛阳西南,是洛阳名胜之一。
风丝:微风。斜:韵脚念xiá。
翠辇(niǎn):皇帝乘坐的车子。这里借指皇帝。
宫莺(yīng):泛指宫中所栖之鸟。上阳:上阳宫,唐高宗时建造,在洛阳皇城西南,洛水天津桥附近,高宗常居此听政。
雍陶生活在晚唐。此时,唐王朝国势衰败,社会危机日益严重。诗人来到天津桥畔,目睹宫阙残破的景象,抚今思昔,不无盛衰兴亡之感,于是,挥笔写下了这首七绝。
参考资料:
1、萧涤非 等.唐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04:1124-1125
天津桥下,春水溶溶,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;天津桥畔,翠柳如烟,枝枝柔条斜拂水面,缕缕游丝随风飘荡。这美好的自然春光,不减当年,自然令人心醉。然而,山河依旧,人非昔比。透过茂密的树丛向北望去,尽管昔日高大威严的宫殿至今犹存,可是,那千官扈从、群臣迎驾的盛大场面,已不能再见到了。宫殿重门紧闭,画栋雕梁也失去了灿烂的色泽。当年曾经是日夜欢歌的上阳宫,而今一片寂落,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。面对着这番情景,诗人自然是心潮起伏,感叹万千。
这首诗通篇写景,不言史事,不发议论,静观默察,态度似乎很淡泊。然而,正是在这种看似冷静客观的描写中,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。诗的一、二两句,作者先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,明媚绮丽、引人入胜;三、四句转写金殿闭锁、宫苑寂寥,前后映衬,对照鲜明。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中,表现了岁岁春天重临,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。这正是以乐景写哀,因而“倍增其哀”的手法,较之直抒胸臆,具有更强烈的艺术效果。
全诗处处切合一“望”字。“金殿闭”是诗人“望”中所见,但苑内的凄凉之状,毕竟是“望”不到的,于是第四句以宫莺不堪寂寞,飞出墙外寻觅春光,从侧面烘托出上阳宫里凄凉冷落的景象。这一细节,是诗人“望”中所见,因而落笔极为自然,但又曲折地表达了作者难诉说的深沉感叹,含而不露,淡而有韵,堪称全诗中精彩的一笔。
雍陶(约789~873以前),字国钧,成都人。工于词赋。有《唐志集》五卷,今传。 ...
雍陶。 雍陶(约789~873以前),字国钧,成都人。工于词赋。有《唐志集》五卷,今传。
寄题江山叶氏翠香亭。。王柏。 谁窃清香下广寒,霜风染就粟肤丹。须知叶叶苍圭色,花未开时自可观。
观物、观我八首 其六 老。。陈肇兴。 不信人生果是浮,茫茫今古一川流。繁华过眼都春梦,儿女催人到白头。药鼎丹炉供事业,桐鞋竹杖傲王侯。香山图画洛中宴,一样婆娑醉未休。
题卢益脩画水仙花。元代。柯九思。 煖琼柔翠晓慵妆,香损鸳鸯瓦上霜。帝子愁多春梦远,佩摇明月近潇湘。
到白水有感。宋代。陈著。 吾气已衰飒,兹行增惨凄。近山云易雨,积水路如溪。寒食纸钱树,旧游莎草畦。颓墙独立久,百感付鹃啼。
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。唐代。刘长卿。 燃灯传七祖,杖锡为诸侯。来去云无意,东西水自流。青山春满目,白日夜随舟。知到梁园下,苍生赖此游。